我校在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举办“师生共飨·烟火课堂”活动 —— 在烟火气中涵养劳动精神,于共创中升华育人情怀
发布时间:2025年10月28日   图文:学生工作部   阅读:46

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积极践行“五育并举”教育理念,创新推进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建设,探索新时代劳动教育新模式,促进师生深度交流、情感共融与文化共建,10月28日,学校在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举办“师生共飨·烟火课堂”活动。学校副校长张兵、副校长蒋利明,以及教务部、学生工作部、校团委、二级学院等部门领导教师、学生代表参与此次活动。

本次活动旨在以生活实践为课堂,以烟火气息为媒介,将思想政治教育、文化传承教育与劳动实践教育融为一体,构建可感可触、有温度、有情感、有深度的“社区育人新场景”。

围炉共饪,以劳动实践点燃教育之光

活动现场,炉火明亮、烟香袅袅。来自不同学院的师生代表围炉而坐、协作共烹,从食材采购、清洗切配到烹饪制作,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团队协作与劳动智慧。

热气升腾间,各学院师生制作的家乡美食水煮肉片、大盘鸡、锅包肉、手工水饺等经典菜肴依次出锅。鲜香四溢的佳肴,不仅展现了师生的巧思与技艺,更传递出劳动创造的喜悦与共融共创的精神。

“劳动教育不是简单的劳作,而是一次心灵的洗礼。”现场教师感慨道,“在这样的劳动实践中,师生身份的界限被打破,教育回归到了生活本真的温度。”

此次“围炉共饪”模块,通过共同劳动的沉浸式体验,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感受劳动的价值、理解合作的意义、激发创造的热情,生动诠释了“以劳树德、以劳增智、以劳强体、以劳育美”的育人内涵。

师生制作家乡美食

匠心传承:以文化自信涵养精神底色

“烟火课堂”不仅是一场味蕾的盛宴,更是一堂润物无声的文化思政课。活动特别设置“匠心传承”文化浸润环节,师生在品味美食的同时,共话家乡饮食文化与背后的故事。一道菜、一段情,一筷香、一份忆。饮食之味,亦是文化之根。

教师们讲述菜肴中的地域风情与文化象征,学生们分享家乡的味道与记忆,在真挚交流中深化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。烟火气与文化味交织,思想与情感共鸣,一场看似寻常的烹饪体验,悄然成为弘扬文化自信、传递家国情怀的生动课堂。

师生共话家乡饮食文化与背后的故事

深度对话,以真情共融构建和谐师生关系

活动还特别融入“深度对话”环节。师生围坐桌边,畅谈理想、学业与生活,分享成长心路,探讨学校建设与发展。学校领导与教师代表认真倾听学生的所思所想、所忧所盼,耐心指导学业成长方向,回应学生生活关切,凝聚起“相互信任、相互成就”的社区情感共识。

这一环节让思想政治教育从“讲台上”走向“餐桌边”,让思想引领在烟火气中更显温度与亲和。通过真情交流与平等互动,教师成为学生成长的同行者与引路人,学生也在交流中增强了归属感与责任感,形成了共建共育、共情共荣的良性育人生态。

生畅谈学业生活、回应生活关切

立德树人:让实践育人在烟火气中生根发芽

“师生共飨·烟火课堂”是成都东软学院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,是学校落实“三全育人”、推进“劳动育人”的创新实践。该活动以生活场景为依托,以劳动教育为核心,以文化传承为纽带,打造集思想引领、情感交流、文化体验、实践育人于一体的综合教育平台,探索出具有“东软特色”的社区育人新路径。

学校将持续以“师生共飨·烟火课堂”为载体,推动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频共振、相融共进,不断构建有温度、有深度、有情感联结的育人共同体,让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实践育人中落地生香。

 

Copyright © 2002-2025 成都东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四川省 成都市 都江堰市 青城山镇东软大道1号
邮编:611844
蜀ICP备12011972号